月初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11月樓價指數再創新高,市場尤其擔心中小型住宅升幅持續領先,是樓市「爆煲」先兆。另一邊廂,金管局亦表示,置業負擔能力仍偏緊,第3季樓價與收入比率升至14.8,略高於1997年的高峰水平;樓價在2015年是否有行人止步,甚至調頭向下的機會?
過去市場有「炒到細價樓,樓市近玩完」的認知,是引用股市的經驗。資金湧入某個市場時,首先受惠的必是較優質的資產;在股市可能是藍籌,在樓市便是豪宅、市區一線屋苑。到了優質資產被炒高,上升空間有限時,資金便轉炒二、三線資產,例如細價樓。
不過,我們相當懷疑今次細價樓上升是爆煲先兆。理由之一,是2009年以來,反映細價樓的A類住宅指數,升幅其實一直領先代表大單位的E類住宅指數,甚至領先整體住宅指數升幅。「細價樓升幅較強」的情況,已持續了5年。可以說,並不存在「先炒豪宅/大單位,炒無可炒才轉炒細價樓」的情況。至於為什麼今次樓市升浪一直以細價樓領先?市場已有眾多分析,包括樓價愈高,在新印花稅下買賣成本愈大、按揭槓桿愈細等,反而迫使資金集中細價樓。
表:近年A類住宅升幅
年份
|
A類住宅價格升幅
|
E類住宅價格升幅
|
所有類別住宅價格升幅
|
2009
|
29.0%
|
28.2%
|
28.5%
|
2010
|
24.4%
|
16.2%
|
21.0%
|
2011
|
11.7%
|
8.0%
|
11.1%
|
2012
|
30.2%
|
10.1%
|
25.7%
|
2013
|
8.7%
|
-1.5%
|
7.7%
|
2014#
|
13.2%
|
2.2%
|
9.5%
|
#2014年數據至11月
資料來源:差餉物業估價署
細價樓領先數年,未必是爆煲先兆的理由之二,是欠缺規模。人都喜歡有故事性的個案,小人物難以負擔樓價(或反過來以買樓至富)的故事永遠吸引過枯燥的數據;但個案不一定反映全局,目前一些重要數據說明,樓市尚未耗盡能源。
的確,不管以什麼標準統計,樓價收入比計都已高於上一高峰期。但單由此不能斷定樓市將爆。原因之一,自然是現時的按息遠低於上一個高峰期,透過按揭借入同樣倍數的樓價,變得較易負擔。
原因之二,是現時樓市成交的規模遠不及當年。多數分析都同意,政府的辣招壓不了樓價,但壓低了成交量;此點極為關鍵。1997年土地註冊處有205,461宗登記,涉及金額8,680億元。2014年有81,489宗登記,涉及金額5,475億元。1997年香港GDP是13,339萬億元,2014年數據未齊,2013年香港GDP是21,253萬億元。
大致上,香港在2014年的生產力比1997年高6成,而樓市成交量為上一高峰期的4成,成交金額只及當年63%。以每宗交易平均價計,的確是明顯上升,但資金卻遠遠未達過份消耗的地步。
樓市會不會因加息或其他理由而調整?有可能。會不會出現類似97年的雪崩式下跌?機會似乎不大。
原文刊於iMoney 2015年1月17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