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負資產與 CALL LOAN


10月底金管局公布第三季負資產按揭統計,傳媒焦點在於負資產宗數較前季度增加33倍,由於數字是近2年來首次回升,而且升幅驚人,引來各方評論。但在各種評論中,隱藏不少誤解。
其中一位地產博客說:金管局報告一方面說負資產統計只涉及一按,但另一方面又說上季負資產個案,主要與銀行對職員的住屋貸款及按揭保險有關;是自相矛盾。
另一位專欄作家說:其實以按揭保險入市,由於高成數部分「有保險」,以9成按揭為例,即使樓價跌2成,都不算「負資產」、「銀行不會call loan」。
「按揭保險」等同「二按」?
上文提及的博客,是將「二按」與「按揭保險」混淆了。所謂「二按」,全稱「第二按揭」,是指在一按之外,以同一物業為抵押品,申請的第二筆按揭貸 款。正常情況下,業主借二按,是要提供一按的銀行同意的。在土地註冊處的紀錄中,有借入二按的單位,會分別看到「一按」及「二按」兩筆註契紀錄,看到兩筆 按揭的日期及貸款機構。在信貸資料庫中,一按及二按的紀錄亦是獨立顯示的。
而「按揭保險」是一個獨立的按揭,不論是在土地註冊處抑或信貸資料庫中,看到的都是「一個」紀錄,而且整筆按揭是以「一個利率」作計息。
換言之,金管局的報告中,對於「有關統計只涉及一按」,及「負資產增加涉及高成數按揭保險」,並沒有矛盾,因為二按與按揭保險完全是兩回事。
「負資產」會即時被銀行 Call Loan?
上文提及的第二位作者,卻是將「負資產」與「保險」、「call loan」的概念混淆了。
所謂「按揭保險」,保障的是「一旦借款人斷供」時,銀行出現的損失,與是否負資產無關。
「負資產」的定義是抵押品市值低於未償還的欠款;與貸款中是否有另購保險無關。
此外要討論的是另一個廣泛的誤解:「負資產會被call loan」。2003年時,香港樓價比1997年時下跌約7成,絕大部分在1996至2002年購入而涉及按揭的物業都成為「負資產」,但只要業主準時供 款,銀行不會因為物業資不抵債而call loan。因為收回物業拍賣,一定不足以彌補差價,業主一旦破產,銀行的「潛在損失」便變成「實際損失」。
一般人未能太了解「負資產」、「二按」、「按揭保險」、「call loan」等概念之間的關係。
簡單地說,按揭保險不是二按,按揭保險保障的,是一旦借款人斷供時銀行出現的損失,與樓價跌多少會成為負資產無關;另外,不管有沒有按揭保險,站在銀行的角度,不會輕易因為抵押品資不抵債而call loan。

原文刊於 經濟日報網站 , 2011年11月9日
欄目 宏觀論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