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拆息按揭,銀行蝕本之謎

市場傳聞的蝴蝶效應

上星期筆者提到,過去一兩年,銀行以「H+1厘」以下批出的大量按揭,已是蝕本貨。數是這麼計的:現時一個月拆息約0.22厘,H+11.22厘;而現時銀行普遍以2厘左右的定存利率爭取存款,所以過去一兩年以H+1厘以下批出的按揭,銀行收取的利率遠較現時的資金成本為低。

文章引起讀者「過路大人」的疑惑:

‧銀行在去年以「H+0.65厘批出按揭」時,理應是計過數,「圍到數、有錢賺」才批出按揭;而不管「H」是多少,銀行反正可在拆借市場拆入資金,賺那「+0.65厘」的息差;怎麼會有「蝕錢」的可能?

回覆之前,請讀者了解幾個事實:

1. 不同銀行的資金成本是不同的,對於有大量出糧戶口 (即活期存款) 的銀行來說,資金成本仍然貼近零。對於沒有大量活期存戶的中小型銀行來說,資金成本主要便是定期存款利率;及在「正常情況」下的拆借市場的拆息。

2. 過去中小型銀行的確在不同程度上依賴同業拆借市場,拆入資金,在過去P按為主流的年代,中小型行可透過借拆市場與P按的息差,穩賺400點子左右的利息,拆入短錢,貸出長債,此是行內所謂「Maturity Mismatch」。

3. 透過拆短錢、貸長債,有兩個市場運作風險。其一是Basis Risk(基點風險):拆入的錢是用「拆息」計的,貸出的錢(在過去),主要是用最優惠利率計的。兩者基點不同,如果因故拆息急升,銀行會蝕本,此在97年時發生過,原因是「資金抽走而緊張」。另一個運作風險,便是「市場不流通」,亦即是現時出現的情況。現時香港拆借市場「不正常」問題不是資金緊張,現在未見明顯有資金流走,港元拆息的利率與最優惠利率差距基本上沒有大變化。拆借市場流通性減少:擁有平存款的銀行資金有了更多出路,如風險值相同,銀行定必滿足回報較佳的客户貸款。

讀者應該有留意到一些市場傳聞:個別銀行以「蝕本價」向按揭證券公司出售部分按揭資產。即帳面值100億元的按揭,以低於帳面值售於按證。此現象說明銀行難於透過拆借市場拆入資金,而存款增幅卻不及貸款快,本地存款市場是典型的零和遊戲,銀行要吸引更多存款,只能在同業中搶客,而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增加存款利率。部分銀行如未能成功吸引存款,在「貸存比率」的限制下,要開拓新貸款,唯有以出售按揭資產方式減少既有貸款規模。

讀者會認為的「銀行理應計過數」的講法,其實所有生意都是「計過數」的,但不是說計過數就不會有失算的可能。下面我們談談銀行「失算」的理由:

失算之一是所有銀行都有「搶佔/保持市佔率」的需要,部分小型銀行的理由可能是大股東有賣盤計劃,市佔率高有助「做靚盤數」;大型行的資金成本平,其實H+0.65仍有微利。各銀行雖然明知按揭只有微利,但收入穩定、規模大(打工仔買樓都一借幾百萬元,但一般人罕有如此規模的私人貸款);銀行即使明知此類貸款僅有微利,但小銀行仍爭崩頭做新按揭以維持市佔率。

失算之二是資金有了更多出路,搶高了資金成本。2009年中國政府為對抗金融海嘯,實行中式量寬(金融市場常提的4萬億貸款);但2011年起收緊信貸,結果是不少國企、民企,最近甚至地方政府也開始透過香港市場以 (cross-border loan) 形式借款,「優質客戶」借款的利率可是7厘左右,而且這等借貸是有相應的抵押品如信用証。以磚頭計算,此等非本地貸款不但提供資產抵押,更給予近500 700 點子的利潤,因此在 2010 2011 間,本地銀行為國內緊張的貸款市場補給了一部份的需求。在貸存比率的限制下,銀行需要吸引更多存款才可大力開拓此類業務,結果是存款利率上升,最近有銀行以 1.75% 2.00% 去爭取 3個月存款。

事實上,也不是所有銀行全都計算失誤。當地產代理和按揭中介在高呼拆息按揭提供入市良機時,恒生銀行是市場中最早退出以拆息計價按揭的大行,在大家都爭崩頭去搶 H按時,作不妥協的決定並不容易。

上星期筆者提到,銀行難以單方面調整既有按揭的利率;現時面對資金成本上升,最終結果將會逐步推高新做按揭利率,但這解決不了現有按揭的低回報。同時,如市場傳聞真的有銀行以蝕本價買出按揭組合,這確是一個令人關注的情况,金管局或已在了解其箇中詳情,最終結果,有可能令私樓更難上會!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1年11月23、24日

欄目:宏觀論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