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計息標準你要知

朋友新轉按用H Plan,首月,銀行來信告知其「現時利率」,此外尚有一個列表,以「現行利率不變」為條件,估算未來一年的每一期供款。朋友留意到一個奇怪小節。

銀行估算的未來12個月供款,供款額一樣,但利息卻時而增加,時而減少。朋友問「按揭不是息隨本減,每月支付利息逐步減少的嗎?」他用網上按揭計算計過,亦發現與銀行提供的數字不同。

出現此情況,是因為不同銀行有不同的計息標準。銀行計按息,有分月息, 日息兩種。前者按一年12個月計算,是多數網上按揭計算機的預設標準。後者是按日曆標準計息,即9月有30日,10 月有31日來計。朋友的銀行,正好是後者,所以他會發現,10月支付的按息,會較9月的略高。

兩種計息安排對供款人其實沒有太大分別,如果按揭利率一樣,一年下來,支付的按息是一樣的。分別只會出現在贖會或轉按時,例如轉按日期訂於舊有按揭供款日之後數天,舊按揭銀行如以月息計數,會收取客戶全個月利息,以日息計算的銀行,則只會收取數天利息

原文刊於 2011年9月19日 晴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