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會不會在月內加息,仍是人言人殊,但說到底,美息會不會在9月上升,其實是小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美息即使回升,是否可形成一個利息上升的趨勢;而左看右看,美息似乎沒有持續上升的條件。
單看美國經濟數據,似乎已有條件加息。雖然通脹率仍在似有若無,一年上升0.2%的水平,但至少聯儲局關注的基本失業率回落至5.1%,為2009年以來
新低,不少聯儲局鷹派已認為9月應開始加息。但環球股市波動,市場憂慮中國經濟放緩引發全球衰退,不少權威分析認為美國不應在現時市況下加息。
市場中人對聯儲局是否加息的決定引頸以待,但將眼光略為放遠,大家應會發現,在現時對是否加息都有極大爭議,聯儲局即使在9月開始加息,都難以出現
2004年中之後,聯儲局幾乎每月上調利率的盛況。較可能的局面,大概是在明年初以前,象徵式加息1至2次,算是對「啟動利率正常化」的目標有所交代,之
後便要看環球及美國經濟環境再作決定。如果環球經濟一如部分市場人士所料,進入低增長階段,加上其他貨幣兌美元貶值,美息其實沒有大幅上升的需要或條件。
基本經濟因素 更值得關注
如果利率在未來半年上升不足1厘,對本地供樓人士的影響便十分有限。每百萬元按揭貸款,以25年還款期計,月供會由4,312元升至4,562元左右。
更值得留意的是,人民幣滙價回落,觸發資金流入香港(一個解釋是看淡人民幣的資金兌回為港元),令本地銀行結餘再次大升至3,000多億元水平。港滙偏
強,長期而言對本地樓價未必有利,但短綫而言,資金氾濫,卻令本地銀行有條件在美息回升時,暫不跟足美息升幅。美息上升,而港息維持偏低的局面可能維持一
段時間。
本地按息在未來一年,升幅料較為有限,按息回升的程度,或不足以引發樓價調整。在現時市況下,更值得留意的也許不是按揭利率,而是基本經濟面,尤其是中國
的基本因素是否已經惡化。利率輕微上升,不足以令樓價明顯回落,但香港及中國的經濟增長如放緩,加上股市調整的負財富效應,無疑會對已然偏高的樓價帶來一
定壓力。在往後一段時間,基本經濟因素比起利息,可能更值得置業人士留意。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5年9月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