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聯儲局議息仍然維持美息不變,更重要的,是市場大致認定,聯儲局縱使加息一、兩次,在內外因素制約下,美息亦難大幅上升。如果美息一如市場估計,在半年至一年內,只有半厘左右的升幅,是否就代表樓市無甚壓力?
表面看,即使聯儲局加息,港息初期也有不跟的條件。就算今年美息加一次,明年再加半厘,本地按息上升幅度可能亦只有半厘。
「上車盤」每月供款增約825元
以現時一般「上車盤」價格400萬元,8成按揭即320萬元,還款期30年計,按息由現時的2.15厘升至2.65厘,每月供款亦只會由12,070元升至12,895元,上升825元,對很多人來說,影響可能只是「少出街晚飯一次」。
一般估計按息上升初期,金管局也不會放寬壓力測試的要求。以通過壓測的要求計,要借入320萬元,供30年,在按息為2.15厘時,收入要達29,122
元,在按息上升半厘後,收入要求會上調至30,786元。按息上升而壓測要求不變,以同樣還款期借入同等銀碼,需要有更高的收入;不過,如果按息升幅只有
半厘,因未能通過壓測而被排走的購買力不會太多,對樓價未必有太大影響。
不過,按息只是云云左右大市的因素之一,綜觀其他因素,可說現時支持高樓價的各項條件均在削弱之中。
美息不加,不單單是因為美國本身未完全具備令聯儲局放心加息的條件;也是因為中國經濟放緩,可能影響環球經濟。中國經濟是否會明顯放緩是未知之數,但中國增長放緩,香港所受影響必然高於美國─美國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減速而暫不加息,絕對不宜理解為利好樓市的消息。
倘中港經濟放緩 美加息影響不容忽視
事實上,中國增長放緩的影響在各方面已陸續浮現─訪港旅客下跌,旺區名店開始減少,連帶8月通脹率亦告回落至2.4%水平-已較2014年的4.4%大幅
回落。以扣除通脹的實質利率計,名義按息雖然維持在2厘水平未有變化,但實質按息已由年初的約負2.4%,上升至現時約負0.4%水平。如果名義按息較現
水平再微升半厘,實質按息便會由負轉正─一個過去數年支持樓價高位運行的因素將消失。
綜合而言,如果美息偏低而香港經濟強勁,當然可理解為利好樓市消息。不過,現時美息偏低,背景卻是香港及中國經濟放緩,在此情況下,加息半厘的壓力亦不容忽視。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5年9月23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