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今日出絕招?
市場本周瘋傳,政府及金管局今日(2月8日)將出辣招遏樓市。我們不是預言家,不知道當局是否一如傳言在今天出招,但我們認為現時主要的政策風險不是「新 辣招可不可以壓下持續高升的樓價」;而是當局受輿論影響,最終被迫以攤牌的方式出招,病急亂投醫,未必可壓下樓價升勢,反而強化「政府無能」的指摘。
單單討論本周瘋傳的絕招,我們認為,今天政府出招的可能性偏低,理由是「出招」理應是高度機密,具體的招數不太可能如此繪影繪聲的流出。其次,近一個星期二手成交回落,官方已達到以出口術方式為樓市降溫的目標,亦減緩了真正出招的需要。
有趣的是,雖然本周瘋傳的招數極為誇張,甚至接近不合情理;但傳言出現後,我們留意到批評政府樓市政策無能的聲音反而較前收斂;認為樓市高處未算高的預言 家也少了發言。反映「政府出招」的確有一定的阻嚇力,樓市大好友也會擔心,樓市會重現「狼來了」的故事---官方在多次「快出招了」的警報後,真的推出重 招。
輿論逼迫政府出招 只為證明政府無能
不容否認的是,政府出招的壓力愈來愈大。施政報告被輿論批評只有遠景,甚至被指在長遠房屋供應上「報大數」。另一方面,施政報告後的樓市反而轉旺,如無意 外,今天公布的中原領先指數會再創新高(這不需要預言能力,也不需要內線消息,全因指數有一定滯後,而最近數周,多個屋苑均出現高價成交,反映在指數上, 幾可肯定將再觸高位)。高官言者諄諄,指出現時樓市風險偏高,但市場反應是成交轉旺,成交價節節高升。市場參與者及利益集團主導的輿論,眾口一詞認為「政 府無料到」,表面上是迫政府以絕招遏市;但背後主旨更似是顯示政府在樓價上的無能,以突顯其「樓市高處未算高」的預言。
試想一下,現時樓價瘋漲,政府如出虛招、弱招應對,不單不可遏抑樓市升勢,更會強化市場「政府無料到」的印象。政府受輿情左右,要證明自己「有料到」,只好以攤牌(SHOW HAND)方式出招---將現階段可行的遏市措施一次過推出。
攤牌式出招 後果難料
但攤牌有兩個後果----攤牌後,如果再無跟進措施,而樓價仍然上升,「政府無料到」的指摘將更深入民心,樓價將失控上升,直至崩潰。此結局的可能性較高,因為現時樓價高企的結構性因素,是2008年以來外圍量寬,加上近10年香港土地供應不足,難以由短期措施化解。
另一個可能性較低的結果是:重招、絕招之後,樓市成功受壓,轉勢回落,但本地經濟與樓市息息相關,樓價回落,也意味經濟收縮。兩種結果表面上不同,但對政府的殺傷力一樣---都是「政府無能」的證據。
我們認為,樓價持續上升後,政府有較大機會在農曆新年過後出招。但我們希望當局有足夠的智慧,看到部分鼓吹出絕招輿論背後的動機,不要被輿論牽着鼻子走, 推出後果難料的重招。接連出招未必有效,反而會影響政府權威。與其透過加印花稅等增加成本的方式遏抑需求,不如着力加快供地,以行動令市場相信未來供應陸 續有來,才是紓緩市民入市壓力的王道方法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3年2月8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壓測暫停一年:樓按借款人緩衝空間未受影響
去年2月,金管局宣布暫停實施物業按揭貸款申請的壓力測試。當時有意見擔心,措施會令部分按揭申請人「借到盡」入市,削弱樓按借款人應對財務波動的緩衝。幸而,一年下來,新批按揭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仍然維持穩定。 按揭申請的壓力測試,最初在2010年推出,是在原有的供款與收入比率(DSR)...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