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每季會公報「負資產按揭宗數」,可能由於港人對負資產的慘況記憶猶新,金管局每次公佈有關數字,尤其是數字有較大變化時,都吸引傳媒大幅報導,部分評論更認為負資產回升的話,是反映樓市有危機。但事實上,現時有關數字的意義並不大。
先簡單定義「負資產」,物業估值低於按揭未償還金額的,便是負資產。再看一看近幾季的數據:2011年第二季,全港負資產宗數為48宗;第三季突然升至1,653宗。2011年第四季數字維持1,465宗,2012年第一季回落至雙位數的78宗。以百分比計,數字似乎是「大起大落」。
其實現時在「負資產」或「臨近負資產」的,來來去去都是同一群人---在上一個周期,以較高按揭槓桿入市的業主。他們的物業樓價貼近未償還按揭金額;一旦樓價上升,統計上他們便不是「負資產」,相反,樓價一旦回落,他們又再「淪為負資產」。
近兩年金管局加強對按揭成數的限制,按揭保險的上限下調,600萬以上物業亦借不足7成按揭;加上期內樓價上升,上述統計其實未反映近兩年入市業主的情況。
對那些上一個周期入市,現時處於負資產邊緣的業主來說,只要按息不變,他們每月供款不會因為「是不是負資產」有什麼影響。負資產的數據由數十宗至千餘宗波動,幅度驚人,但相對於高峰期逾十萬宗的負資產,最近幾季的數據只是正常波動。
原文刊於晴報 2012年5月1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