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按揭年期的選擇


金管局早前公布數據,新批按揭中,平均按揭年期再創新高,由5月的283個月,上升至6月份的286個月,即2310個月。

按揭年期增長,主要原因相信是樓價上升,為了滿足銀行壓力測試的要求(供款不逾月入一半),收入較低的置業人士唯有將按揭年期延長。另近年按息低,即使申造較長的供款期,按息開支也不會如按息高時嚴重,部分置業人士便選擇較長年期按揭,令每月供款減輕。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已經選用較長期按揭,日後按息回升,便難以透過「調整按揭年期」來減輕供樓負擔。每家銀行對按揭年期的規定不同,如果一家銀行的規定是「供款年期最長30供款人年齡加按揭期不逾70年」;而一個年齡40歲買家,一開始即選用30年按揭期,未來按息上升,他亦難以透過「延長供款期」的方式令每月供款減少。

或說,到時轉按至其他按揭年期限制較寬的銀行就可以了。問題是,轉按不一定可順利進行,例如,如果持有的物業估值下跌,轉按時便可能需要業主另外籌措資金贖樓。

原文刊於2011年7月8 日經濟日報‧生活區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