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安老按揭


安老按揭正式出爐,雖然按揭證券公司負責人說「很多」長者期待安老按揭,但由於涉及較多費用,筆者估計年內的申請宗數可能只有兩位數。

長者猶疑是否申請安老按揭時,要考慮的不是「抵唔抵」,而是要考慮自己是否合用。大致上,對於沒有財產繼承人,所居單位為自己唯一物業的長者來說,即使認為每月收取的年金不算太理想,安老按揭仍不失為善用資產的一個選項。


由於銀行及按揭證券公司要平衡風險(包括加息、樓價下跌、部分參與者特別長壽等),安老按揭的物業抵押成數只為樓價一半,加上保費等開支,長者參加安老按揭,每月取得的年金不算吸引。單身長者60歲參與計劃,選擇「終身」收取年金,物業價值200萬元計,每月取得年金為4000元。長者身故後,如沒有繼承人,或繼承人不打算贖樓(償還長者曾收取的年金+利息;理論上如果物業市值高於贖樓所需,繼承人選擇贖樓較為有利),銀行便收樓,將物業拍賣。


長者要善用安老按揭,另一個部署是:在成功申請後數年,如樓價再上升,可藉轉按,償還既有的欠款後,再由新按揭取得較高的年金。當然,如果樓價由高位回落,此一策略便難以執行。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生活區報2011-07-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