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非住宅按揭息口趨近住宅按揭


政府出兩招遏抑住宅樓市前,市場已估計今年全年按揭取用金額較去年低一成。政府出招後,一般預測成交量將進一步下調。基於住宅成交量將進一步減少及所引致按揭取用量相應地減少,銀行因而積極擴展非住宅按揭業務。

過去,由於非住宅物業流通量一般較低,銀行批出非住宅按揭,按息往往較住宅按揭為高,一般亦不設現金回贈。但政府推出的額外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只適用於住宅市場,令資金流向非住宅物業。以近期成交刺熱的車位為例,個別屋苑的車位成交價已貼近,甚至高於細價住宅樓。此情況下,銀行為爭取業務,開始調整非住宅物業的條款。個別銀行為非住宅物業按揭開出的條件,除了成數受限於指引及上限為50%外,其他條件如利率現金回贈,已貼近住宅按揭水平。

對銀行來說,由於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為估值之50%,已有充足的緩衝空間,故風險不大。但對買家來說,便要留意在資金一窩蜂進入非住宅物業的情況下,可有高追的風險了。

原文刊於晴報 2012年11月13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