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銀行也迷信?

樓市氣氛熱烈,隨多個屋苑出現破頂成交,一些平時少人問津的單位,也成買家入貨目標。報載個別屋苑的「凶宅」(或同層單位)也獲承接,不過,部分買家支付訂金後,發現沒有銀行承造按揭,自己又無其他融資途徑,唯有撻訂離場,平白損失訂金。一般人不願買凶宅或可歸因於迷信,但銀行為何也不太願意為凶宅提供按揭?

凶宅是坊間用語,英文有譯為Haunted House(意思是有鬼作祟的住宅);一般說的凶宅,其實是指發生過凶殺案或自殺案的單位,倒不一定有什麼作祟。銀行不太願意為此類單位提供按揭,也並非直接源於迷信。

流通性低的惡性循環
按揭是以物業為抵押的貸款,物業愈是「有價有市」、容易轉售變現,便愈適合作為抵押品。但凶宅因曾經發生過命案,市場上亦有一定比例的買家抗拒購買凶宅,令此類單位的流通性較一般單位低。對貸款機構來說,為此類單位提供按揭,一旦借款人斷供,亦難以將單位轉賣,為其提供按揭的意欲自然較低。而銀行不太願意為此類單位提供按揭,進一步拖低該類單位的流通率──即使有買家不信邪,他亦難以順利獲批按揭,結果便令凶宅的潛在買家進一步減少。

當然,由於凶宅成交價一般較同屋苑其他單位有一定折讓,也不乏實力投資者不經按揭,以現金購入單位出租的案例。不過,對一般需要按揭融資置業的自住買家來說,單位是否可順利獲批按揭,的確是天大問題。

宜先為單位網上估價
雖然嚴格來說,凶宅並沒有法律定義,但事實上有紀錄可查的凶宅難以獲批按揭。為保障自己的利益,減低不獲批按揭的風險,準買家在入市前,不妨多作資料搜集。除了向街坊打聽外,其中一個預防動作,是在看中心水單位後,先為單位進行估價,部分略有「知名度」的凶宅(甚至是同層、上下樓層的同一單位),銀行的網上估價系統會表明「未能提供估價」。
另外,準買家亦可向物業代理查問,心水單位或相鄰的單位,是否曾發生凶殺案或自殺案。過去曾發現代理隱瞞有關消息,誤導買家簽約後,買家成功向物業代理公司索償的案例。如果已向代理查證,而多家銀行的網上估價亦未見明顯問題,大致上已可排除單位曾發生凶殺案或自殺案的可能。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6年10月12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