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樓價預測的複合等同

某家銀行調查,有一半被訪者估計未來2年樓價將回落。此等民調可提供宏觀方向,但很難與被訪者深入討論他們判斷樓價走向的前因後果。友人早前進行了一個「小型樓市民意調查」,頗有意思的正好摻雜着有樓、無樓被訪者的不同想法。

大型民意調查的價值也許在於規模和其代表性。畢竟那些「民調」是有規有矩的科學。不過,不管問卷如何設計,亦難避免被訪者會將客觀評估及主觀意願混 淆;例如估計樓價將回落,究竟是「估計樓價回落」,抑或是「希望樓價回落」,已經難以判斷。更不排除部分人只是隨眾,將社會主流意見當成自己的答案(凱恩 斯提過的「選美理論」,叫大眾估計誰是選美冠軍,眾人往往會估計他人的意見作為自己的意見)。

說回「民調」,朋友最近在其公司內進行了一場樓市民調。現場人數共25人。
問題一:本人是否持有物業?
沒有:17人(68%);有:8人(32%)。
問題二:如為業主,物業是否有按揭?
全部8名業主都有按揭(100%)。
問題三:是否「希望」樓價下調?
表示希望:18人( 72% );業主7人,非業主11人-轉問題四。
表示不希望:5人(20%),全為非業主。
難講:2人(8%);業主1人,非業主1人。
問題四:如果樓價下跌前提是「經濟差」是否仍希望樓價下跌?
總人數為18人(72%)
仍然希望樓價下跌:12人(67%);16%為業主,84%為非業主。
不再希望樓價下跌:6人(33%);84%為業主,16%為非業主。

業主的同理心、無殼族的「感鈍」
不少人直覺認為,有樓在手的業主都不會希望樓價下跌;相反;無樓在手的可能會較期望樓價下跌。但民調結果相反,8名業主中的7人(87.5%)表示希望樓價下跌。而17名非業主中,只有11名(64.7%)有同一希望。
詳問原因,業主大都表示希望樓價下跌,可能與他們都只是手持一個自住單位有關:樓價上升,對自住用家未有太多好處;反而樓價太高,已衍生不少社會問題,業主認為樓價下調希望情況會健康一點。
至於非業主類人士,部分居於家人持有的物業,表明樓價升跌對自己無大影響,也有人認定樓價大跌也難以購入單位,對樓價己是「感覺遲鈍」,故未有什麽期望!
8名業主中,全部有按揭在供。問起其中一位,如果「樓價下跌」,是否擔心物業成為負資產。此位業主表示,物業早年購入,目前按揭未償還餘額不足估值 二成,不擔心樓價會跌至負資產地步;反而樓價下跌二、三成的話,有意願多購買一個物業收租。其他有按揭在供的業主則表示,預計樓價下跌幅度不大,不太擔心 物業成為負資產,反而多多少少均認同,樓價不可能無止境上升,寧可出現一定調整,避免爆煲帶來其他負面影響。
上述調查的啟示是:表面上,業主是樓市升浪的受惠者,應該歡迎樓價上升。不過,被訪業主大概均為用家,持有一個物業自用,升值暫時只是紙上富貴。他 們考慮到高樓價帶來的其他副作用,如物價高企、薪金被擠走等,「受益程度」大打折扣,反而對無殼族有一定同理心,寧可樓價下跌。
然而,筆者估計,如果被訪者中有投資者,答案可能與目前看到的很不一樣。

複合等同(complex equivalent)的效應
民調簡單提問「是否希望樓價下跌」,答案較易建構「只有樓價下跌,其他因素不變」的框架中。世事環環緊扣,不會單單樓價跌而其他因素不變,當把樓價下跌的一個複合因素提出:如果樓價跌的同時,經濟轉差呢?
結果,原先18個希望樓價下跌的被訪者中,考慮經濟會同時轉差時,有6人改變立場,改為「那便不再希望樓價下跌」。這裏的演繹是:此三分一人或許對 目前的工作崗位有一定的危機感,另外維持立場的三分二人,則可簡單理解工作在經濟差下不感到有威脅,對將來維持收入有一定自信。如把這數字作線性投射,即 約100萬的工作人口是意識到樓跌的風險,因此樓跌、經濟差將無可避免地收縮購買力,即今天專家掛在口的所謂剛性需求會變!

以不同複合等同作場境提問,得到肯定不同的回應,如樓價下跌、利息升,經濟仍是可以,失業率仍在全民就業範圍?又或樓價下跌方式是「3年跌兩成」, 是否仍希望樓價下跌?目前的專家測市,就是以這種複合等同法去作出水晶球式的預言,而答案很多時是已決定的,又或是取決於什麽觀/聽眾!
當然,上述調查並不嚴謹,一定沒有學術價值,但對於掌握市場上業主或未來準買家的心態可能有一定參考作用。

王建成
宏亞按揭證券營運總裁及董事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5年12月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被問及會否考慮讓青年人以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行政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性。究竟容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置業,是否好主意? 繼2月《財政預算案》撤銷所有樓市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