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人幾乎由經濟動物突然演化成政治動物,朋友聚會都在討論政治,二手樓成交淡靜,連股市成交金額都在低位徘徊,電視上國際新聞的比重亦下跌。在此情況下,一些影響深遠的消息在此間可能被忽視,例如油價。
北海布蘭特原油價格在年中曾高企於114美元水平,9月跌破100美元,本周初報85美元一桶,較年中高位回落25%。油價下跌有2個原因,其一是供應增加,美國開發頁岩油有成,國際能源署(IEA)估計,2017年美國將成最大產油國,美國甚至有出口頁岩油的計劃。
油價下跌第二個原因是需求下跌,較早時,IEA公布最新每月報告,估計全球今年石油日均需求增幅為65萬桶,較原先估計減少25萬桶。IEA同時將2015年預測調低30萬桶,至110萬桶。
油價預示來年環球經濟增長放緩
原油需求增長放緩,在環保人士眼中或是好消息,但經濟上是反映多個主要經濟體欠缺增長動力。另一方面,石油期貨價某程度上可作為通脹指標--未來一段時間,各國難見明顯通脹,甚至有一定的通縮威脅。
回到本地樓價問題,「通脹、低息」是令本地樓價一直維持高企的兩大原因;油價大跌,卻對兩者都有一定影響。
在通脹而言,如果視油價為通脹領先指標,可以預期在多國經濟低增長之下,通脹率將維持低位,甚至出現一定下調。通脹率偏低,對物業投資者而言不算利好消息。當然,香港環境較獨特,中國資金有可能在香港低增長的情況下,仍然推高通脹率;後續發展需要更多時間觀察。
低通脹制約美息上升幅度
息率方面,西方主要經濟體增長欠奉,通脹似有若無,將制約聯儲局加息空間--一來是不需要以加息制伏通脹,二來是擔心加息之後,借貸成本增加,會影響經濟復甦,甚至引來通縮。美國來年即使可加息,幅度可能會相當溫和,有利於支持本地偏高的樓價。
綜合而言,通脹低表示主要國家增長放慢,本身對持有實物資產人士不算特別好消息。但本地經濟的獨特(畸形?)生態下,香港卻可能出現經濟增長放緩,但通脹持續的情況;加上來年利息似乎仍會維持偏低,在欠缺特別壞消息的情況下,樓價走勢可能仍會維持高位橫行。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 2014年10月22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