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按揭指引對迷你單位的拉動作用




大埔某新盤提供200呎以下單位,被輿論冷嘲熱諷,但綜合包括按揭在內的各種因素,未來此類單位應該會愈來愈多。

推動小單位供應增加的第一個原因自然是樓價高企。過去被視為上車級的二手單位,一般建築面積三百多平方呎,實用面積多在二百呎以上;隨樓價上升,此類上車屋則的成交價約在400萬元水平,以9成按揭,借360萬元,30年還款,按息2.15厘計,月供13,576元,月入要在32,762元以上才可通過壓測此收入水平統計上已高於本地私樓住戶的入息中位數。

發展商如希望維持新盤有少量「上車級」單位供應,唯有將單位面積做得盡量緊緻。只要單位不是位處核心區域,將單位面積控制在200多呎上下,便可以將單位售價壓在300萬,甚至200萬元水平。當然,覬覦此類「上車級」單位的,除了上車用家,也包括大量投資者,即使新盤有小型單位推出,也不代表購入的一定是用家。

發展商推出此類單位的另一個原因是按揭因素;近幾年大單位升幅不及小單位,原因之一是樓價6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受限,樓價1000萬元以上物業的只可借樓價5成。文首提及的新盤,發展商一直表明,200呎以下的小單位,供購買比鄰大單位的用家優先認購,如大單位的買家放棄購入小單位,才會供其他買家購買。

由於大、小單位之間的間隔牆並不是結構牆,如果買家一併購入兩個單位,或會將單位打通為自製相連單位使用。即名義上是購入2伙,但在買家立場,其實是購入一個更大的單位。

且看當中一個例子,樓盤其中一個小單位即供價(折實,下同)170萬元,比鄰的大單位是756萬元。如果兩個單位本來就是一個單位,總價926萬元,一般按揭借款上限是500萬元,按揭成數54%,首期支出426萬元。

但現時分開為2個單位,小單位樓價170萬元,可借7成,借119萬元;大單位樓價756萬元,可借6成,即453.6萬元。兩個單位共借572.6萬元,整體按揭成數約62%,首期支出353.4萬元。簡單來說,一併購入比鄰的大、小單位,較購買一個同等樓價的大單位,買家反而略為降低首期。

當然,一個新盤由投地、開則到銷售,需時數年,上述部署未必是發展商精心設計;可能只是歪打正著,屋則本來如此,讓比鄰大單位買家有優先購買權,只是順便。

現行指引下,一個1000萬元的大單位可借500萬元,但2500萬元的比鄰單位,卻可借700萬元。沒有人知道現時的按揭指引會存在多久,但相信發展商會以靈活開則的方法應對,設計更多可打通的相連單位,以方便買家以較低首期入市。
值得思考的是,此類靈活走位的部署,其實對政府、市場計算單位供應量有輕微影響---發展商售出了100個單位,但事實上卻只解決了50個家庭的住屋需要。

原文刊於iMoney 2014年10月25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被問及會否考慮讓青年人以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行政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性。究竟容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置業,是否好主意? 繼2月《財政預算案》撤銷所有樓市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