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截至去年底本港擁有自置居所的家庭比例低於50%,屬於1999年後新低。有部分分析認為,自置居所比率回落,肇因於部分自住業主睇錯市,在升市中「落錯車」;更告誡其他自住業主,升市莫估頂,不要賣出自住物業。究竟數據是否真的顯示很多家庭在過去幾年作出錯誤的賣樓決定?
附表為2002年至今,每隔5年的自置居所(包括私樓及居屋)數據。如果單看自置居所比例的百分比,的確會發現近年自置比例有下跌趨勢。但我們可不可以由此說,自置比例下跌,是因為很多家庭「落錯車」(在過去幾年賣出自置物業,而未有再入市)?答案是「不」。
其實自置居所的家庭數量,仍是按年上升。數字上升而比例下跌,原因是香港的家庭總數持續增長,由2002年的215.6萬戶,上升至2017年的254萬戶;15年間家庭數目增加38.4萬戶,而自置居所家庭同期只增加11.7萬戶,此才是自置比率下跌的原因。
住宅供應 追不上家庭數目增長
2016年底(未有2017年數據),香港私人住宅總存量為115.88萬伙,數前15年的2001年,數字為105.08萬伙。15年間,私人住宅增加10.8萬伙。同期居屋存量由36.5萬戶增至40萬戶,增加3.5萬戶。即可供出售的房屋在過去15年大概增加14.3萬戶。對比起自置居所家庭數目上升11.7萬戶,大部分新增單位都由用家吸納(原因可能是不同名目的印花稅、收緊按揭增加了投資者入市成本)。
當然市場會有一些家庭賣出自己的自住物業,然後又錯失入市機會;也有投資者購買更多物業出租。但統計未能證實此為大趨勢。整體上,自置居所家庭比例下跌,原因在於供應不足。
不過,數據即使未能證實很多家庭「落錯車」;卻不代表「賣自住樓要三思」的忠告有錯。數據已確實告訴大家:住宅供應的確追不上家庭數目增長,在此情況下「出售自住物業,要低價再入市」的風險其實極高。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視2007年的自置比率為「正常」,那麼即使我們凍結家庭數目增長,也要額外10萬伙供應,才可令自置比率恢復正常。
原文刊於置業家居 2018年4月28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為何成交量升按揭取用金額跌?
2024年樓市成交量回升,但按揭取用金額料會錄得較大的按年跌幅,連帶銀行體系內的按揭未償還金額也出現罕見的下跌。在按息開始回落的時候,貸款未見增長,這不是好消息。 根據地產代理統計,2024年全年一手住宅成交註冊約1.68萬宗,二手約4萬宗,數字較2023年分別上升約57%及...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