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兩次美息歸零的分別

在新冠肺炎衝擊下,美國聯儲局等不及本周議息,兩星期內先後兩次突擊減息,幅度累積達1.5厘,美息繼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又再歸零。上次美國帶動的環球低息及量寬,推動本地樓價進入長期升浪,今次歷史重演的機會卻未必太大。

繼月初減息半厘後,聯儲局於香港時間周一凌晨再突擊減息1厘,幅度超過市場原先對本周議息降息四分三厘的估計。減息之外,聯儲局又會購買共7000億美元的國債及按揭抵押證券,正式實行量寬。減息之後,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已達0至0.25厘,美息已達零,減無可減。


上一次美息歸零是2008年底,零息期維持約7年,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樓價指數,期間香港樓價上升166%。有此經驗,不少投資者或自住業主,可能都會期待樓價出現似模似樣的上升。但綜合考慮,今次減息對推動樓價上升的作用恐怕有限。

其一是上次美息下調,帶動本地利率大幅下跌,最優惠利率下降3厘、一個月拆息下降4厘。3月初本地一個月拆息約1.6厘,極限跌幅就是1.6厘。簡言之,上次減息是由「正常」利率降至極低,今次減息,本地利率只是由偏低降至極低。由幅度比較,供樓利率由約5厘降至約1厘的刺激作用,自然較約2厘跌至約1厘為大。

此外,上次「出事」的是美國金融系統。減息和量寬為金融系統止血之後,實體經濟所受的影響不大,充裕的資金便推動了資產價格上升。但目前的問題是因為抗疫,主要經濟體互相封關。環球旅遊、航運、零售都受影響。減息可能有紓緩經濟下行的作用,但似乎不應期待對資產價格有太大刺激。

在最佳情景下,如果北半球夏天來臨後疫情消退,各國人民消費意欲回升,經濟倒退的日子可能較短。萬一袁國勇教授的估計正確──疫情會持續一段更長時間,而各國互相封關措施持續,那麼減息可能只會減少經濟收縮時期的痛苦程度,至於對刺激經濟好轉的作用便成疑。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20年3月17日


------------------------------------------------------------
按計劃以「專業服務、知識為本」的宗旨,為客戶提供有內容、有質素的服務。
重溫700多篇【按計劃觀點】:http://bit.ly/2MDyTvO
💻按計劃網站:www.panasian.com.hk
👍讚好Facebook專頁: fb.com/pamortgage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bit.ly/2R3T9ZX
按揭熱線: (852) 2167 1369
📱Whatsapp: (852) 5596 61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