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突然減息半厘,幅度為近10年最高。消息對本地樓市有刺激作用,一手成交量按周回升上百宗、二手亦紛傳業主反價成交。現階段美息回落,並沒有多少帶動港息下調的作用,那麼市場為何有如此大的反應?
原因之一,可能是購買力已積壓一段時間,尤其是一手市場,2月只有250宗成交,較平常的逾千宗大減,「減息」的消息一出,即時刺激部分購買力入市。
原因之二,是經過2003年沙士一役,不少港人心理上將「大型傳染病」與「樓價下跌」連繫。縱然客觀事實說明兩者無甚因果關係──2003年沙士只是正好在樓價大跌時發生,但大眾對「疫病導致樓價跌」一說已深信不疑。反過來說,不少人也會期望,今年新型肺炎疫情一旦消退,樓價會出現大反彈。此種心理預期在利好消息出現時,便較易化為入市行動。
原因之三,是減息背後可能預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表面看,美國減息對本地置業人士的利好作用不大──大家均見到本地最優惠利率在2015年美國加息又減息以來,一直無大波動。就算拆息近日回落,對減少按揭供款利率的作用仍是有限。
不過,美國(及其他央行)因應疫情有機會持續減息,可能預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如果貨幣增速遠高於新樓落成量,各類資產價格(包括樓價)仍是有機會被推升。
綜合而言,雖然美國減息半厘,對本地利率無太大影響,但大家見識過2008年金融海嘯後,量寬對資產價格影響的威力,部分對後市樂觀者決定入市,並不足為奇。
要留意的是,至目前為止,新型肺炎其實未見對樓價有太大的負面影響。近2年的樓價,一直在高位徘徊。2003年沙士後樓價反彈、而且展開新一輪升浪,是價格已累積較大跌幅;加上眾多內外因素推動的結果。今年樓價在未見大幅調整,似乎也不會有類似當年中國開放個人遊的措施出台。單憑量寬是否足以撐起樓價,甚至推動新一輪升浪,有待時間證明。有需要置業的買家,除了樓價升跌,也應該衡量,如果經濟衰退持續一段時間,對自己的財務影響,才好作出入市決定。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20年3月10日
------------------------------------------------------------
按計劃以「專業服務、知識為本」的宗旨,為客戶提供有內容、有質素的服務。
重溫700多篇【按計劃觀點】:http://bit.ly/2MDyTvO
💻按計劃網站:www.panasian.com.hk
👍讚好Facebook專頁: fb.com/pamortgage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bit.ly/2R3T9ZX
☎️按揭熱線: (852) 2167 1369
📱Whatsapp: (852) 5596 6181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