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行動持續,多個民調反映佔領者以年輕人為主力;不論佔領行動如何完結,似乎都會影響政府未來的青年政策,包括住屋,有關政策的改動,對未來樓市的影響不容忽視。
前特首董建華成立智庫,被認為有意問鼎下屆特首的梁錦松發言是焦點之一,梁氏剖析年青人對建制的不滿,認為是與年青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不足有關,甚至建議政
府、發展商在置業層面上向年輕人作出一定傾斜。另一邊廂,特首梁振英雖然身在北京出席APEC峰會,但也發表網誌,表明重視年輕人對「有其屋」的訴求。
將年輕人不滿與「買樓難」掛鈎
似乎現時建制一方,一定程度上將年輕人的不滿,與「買樓難」掛勾;並打算以降低年輕人置業難度的方式,減低年輕人的怨氣。如果年輕人的置業困難得以舒緩,是否便可令年輕一代對社會(或者說建制)的不滿降低,我們無從得知。但部分建制中人的解決方法,可能無助於處理問題。
據報,梁錦松建議,可否在私人土地和私人開發項目向年輕人置業傾斜。另一方面,研究香港周邊地區,例如與珠海、深圳合作,利用他們的土地資源,共創雙贏局面。
向深圳謀地 恐難解決問題
我們不知道有關建議是否意味在鄰近城市發展港人住宅,供負擔不了香港樓價的年輕人作為代替居所。在此先不討論技術問題,例如鄰近城市的土地成本其實也不便宜、港人北上置業後往來的交通問題等等;假設有關問題都被解決,恐怕有關處方亦難舒緩年輕人的民怨。
固然,世上的大都市如紐約、倫敦都有樓價高企的問題,美國人負擔不起紐約的樓價,便到新澤西居住好了。但香港的情況獨特-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社會制度與毗
鄰的城市完全不同。在此情況下,「搬往毗鄰城市」帶來的不僅是居民的適應問題---單由經濟角度考慮,負擔不起核心地區樓價,退而求其次,搬到周邊地區,
是「天經地義」的。
現時年輕人的不滿,一定程度上是擔心兩制不保、又或香港愈來愈內地化、香港人的機會被外來人口分去。在此情況下,要香港年輕人在另一制的內地另覓居所,某
程度上反而印證了他們的憂慮----他們在香港的地位真的要被取代,連「居於香港」的簡單願望都難以落實,當他們居於毗鄰城市的「香港新城」時,怨氣真的
會減少嗎?
與其向早已都會化的鄰居謀求土地資源,倒不如理順本地的城市規劃,合理增加土地供應,令香港人可安心在香港居住,似乎才是更合理的房屋土地政策。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2014年11月12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容許強積金買樓 是否好主意
踏入11月,樓市氣氛忽然轉靜,10月《施政報告》放寬按揭、11月初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似乎都不大。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被問及會否考慮讓青年人以強積金作為置業首期,行政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不排除可能性。究竟容許市民提取部分強積金置業,是否好主意? 繼2月《財政預算案》撤銷所有樓市辣稅...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按揭貸款的利率一般較其他貸款為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按揭為有抵押貸款,而且按揭成數受金管局指引限制。萬一借款人斷供,提供按揭的銀行可收回單位拍賣,一般可抵消欠款。按揭壞帳的風險較低,故貸款利息亦較低。不過,究竟銀行是要收回單位,一般有何程序? 一般來說,當借款人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