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換樓成本要計數

樓市除了初次置業者,樓換樓的買家亦是支撐市場的主力。隨著近年金管局收緊按揭指引、政府推出特別印花稅;業主樓換樓時,要留意的地方亦因而增加:既要留意心水單位的按揭成數上限、也要留意如果賣方購入單位不足兩年,是否由賣方負責支付特別印花稅。

除此之外,置業人士亦要留意,新舊按揭之間的按揭息差。一般人的直覺,可能會以為自己現有物業按揭餘額是200萬元,月供1萬元;新購物業要借400萬元,如年期不變,月供大概便是2萬元。現實是,如果業主曾經在近年轉按,現有物業按揭利率可能不足一厘,但現時新造按揭利率是2.5厘至3厘;影響之下,換樓後的供款開支亦會增加:

以舊按餘額200萬元,年期20年,按息1厘計,月供是9,198元;如新按本金是400萬元,年期20年,按息3厘計,月供是22,184元。每月支出是上升141%而不是100%。按揭本金增加一倍,而年期不變,每月供款增幅會比一般人的直覺估計大。

原文刊於 2011年12月5日 晴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