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7日 星期五

再論負資產

金管局統計12月份負資產較前季上升1.2倍,至128宗,有指情況令人憂慮。負資產宗數上升,比起數字下跌,的確不是好消息,但說到憂慮,可能又有點言過其實。

所謂負資產,指作為貸款抵押品的資產市值,低於未償還貸款金額。在正常情況下,新批按揭貸款的金額會低於抵押品市值。負資產數字上升,主要原因便是樓價下跌,令物業市值低於未償還金額。除非樓價只升不跌,不然,負資產數字升升跌跌,其實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去年第三季的基數(53宗)偏低,一季「大升」1.2倍,本來就不值得大驚少怪。


說到底,大家緊張負資產,原因是只要一提負資產增加,大家就會想到上一個周期,負資產一度高逾10萬宗、同時失業率高企的苦日子。客觀看待現時的數據,雖然負資產數字在年內應該尚有不少上升空間,但規模與之前逾10萬宗的水平,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不宜過慮。
有人會指出,高成數按揭使用比例上升,也是負資產較易出現的原因之一。當然,相較於6成按揭,借取樓價8成、甚至9成的樓按,樓價只需下跌1、2成,物業便會成為負資產。問題是,我們是否值得單單為了避免帳面上的負資產數字增加,就索性削減按揭成數?

在風險管理角度看,借款人是否有能力承擔借取的金額,其實遠比按揭成數高低更為重要。如果制度上確保借款人有充份的還款能力,那麼就算是十成按揭,對借、貸雙方的風險都不大,那怕物業價格一時波動,會令物業有機會成為負資產。香港的按揭借款人還款紀律可能冠絕全球,近年的監管比上一個樓市高峰期又更為嚴格,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一時三刻負資產宗數上升而憂慮。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20年2月5日

------------------------------------------------------------
按計劃以「專業服務、知識為本」的宗旨,為客戶提供有內容、有質素的服務。
重溫700多篇【按計劃觀點】:http://bit.ly/2MDyTvO
💻按計劃網站:www.panasian.com.hk
👍讚好Facebook專頁: fb.com/pamortgage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bit.ly/2R3T9ZX
按揭熱線: (852) 2167 1369
📱Whatsapp: (852) 5596 61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