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真係「到價就買」?

樓價見調整,很多準買家看緊樓價走勢,甚至預設「入市位」,待樓價回調至心水價,即行入市。不同人對於何謂「心水價」可能各有答案,但在價格以外,準買家亦宜計算其他風險。

不少人眼見樓價回調,心中浮起的第一個想法會是「跌幾多可以入市?」。問題是,是否一到了心水價,就應該火速入市?我們認為,起碼要考慮以下因素:

1. 入市價的再檢討。現時多數分析傾向估計,在供應不足、需求強勁、加上各國央行新一輪減息,資產價格難有較大跌幅。但此是「現時」的估計,而影響樓價的因素可以隨時間變化,假使樓價調整至準買家的目標價格,屆時也不妨再客觀衡量各個因素,估計後市變化,再作入市決定。

2. 負擔能力,借款人可以承受多少借款額,涉及兩個變項:利率及個人收入。有關利率,由於美國及多國央行都開始減息,在短期內利率回升的機率較低,如果借款人可通過現行的壓力測試,應該不必對未來按息回升的影響過慮。


利率之外,影響個人負擔能力的另一變項是收入。在經濟增長周期,很多人會假設自己的收入會穩定上升,供款佔入息比例會慢慢回落。但現時套用高官的一句話,是內憂外患,對未來收入變化,宜作較保守的評估。例如是旅遊相關行業,對收入評估時,更不宜過於樂觀。
樓價高位運行多年,而且可見將來供應不足的情況似乎會持續。有意入市的準買家,眼見內外因素一時拖低樓價,可能慶幸終於出現入市良機。但在樓價走勢之外,個人負擔能力亦是不得不考慮的要素,很大程度上,後者比前者甚至更為重要。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9年9月18日

------------------------------------------------------------
按計劃以「專業服務、知識為本」的宗旨,為客戶提供有內容、有質素的服務。
重溫600多篇【按計劃觀點】:http://bit.ly/2MDyTvO
💻按計劃網站:www.panasian.com.hk
👍讚好Facebook專頁: fb.com/pamortgage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bit.ly/2R3T9ZX
按揭熱線: (852) 2167 1369
📱Whatsapp: (852) 5596 61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建築期付款買家提早完成交易的考慮

 過去幾年,樓花新盤交易中,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佔絕大多數,個別項目中的佔比高達九成。此些買家會面對價格波動,影響交樓時按揭估值的風險。趁樓市氣氛好轉,曾選用建築期付款購入樓花的買家,或可考慮提早完交易,一方面避開估價不足的風險,另一方面也可獲得發展商一定比例的回贈。 在港府撤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