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辣稅宗數急升兩面睇

報載10月份需要繳付買家印花稅(BSD)的物業買賣個案,按月大幅增加6成。由於此稅主要針對分本地買家,部分意見認為,在樓價稍為調整後,已開始吸引外來資金入市。

10月份要支付買家印花稅的成交個案為371宗,按月急升6成。買家印花稅在2012年引入,徵收對象是對非香港永久居民及所有公司購買本地住宅,在既有的印花稅外,一律加徵樓價15%印花稅。一般認為,政府當時引入此稅,是回應本地樓價被外來需求炒高的輿論。

有分析指,近月香港樓價調整,人民幣匯價向下,均可能吸引內地資金泊駐本地物業,令需要支付BSD的成交宗數急增。


但要留意, 371宗BSD成交個案,其實未算嚴重偏離常態,2017年涉及BSD的成交,按月平均為318宗,而去年12月的更一度高達534宗。10月份的「急升」,可能仍是正常波動。究竟外來資金入市個案是否有上升趨勢,有待更長期的觀察。

另一個有意思的是:要支付買家印花稅的個案,也應該要以15%的稅率,支付從價印花稅。即置業時,此類買家的印花稅支出達樓價30%。在交易成本如此高的情況下,BSD交易一年仍佔住宅成交6、7個百分點,原因之一可能是此類買家已「適應」辣稅,或者真有不得不在香港購買住宅的理由。而原因之二,可能是部分新盤,為外來買家提供度身優惠,令辣稅的影響減少。

樂觀地看,在重稅之下,外來資金仍持續入市,可能預示樓價輕微調整,已見支持。但審慎地看,此類成交增增減減,可能是受新盤開售及當中有沒有印花稅回贈等優惠左右。究竟何者較為接近事實,市場仍需更詳細觀察。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8年11月14日


------------------------------------------------------------
按計劃以「專業服務、知識為本」的宗旨,為客戶提供有內容、有質素的服務。
重溫 500多篇【按計劃觀點】:http://bit.ly/2MDyTvO
Facebook: fb.com/pamortgage
🎥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LwAPB0
按揭熱線:(852) 2167 1369
📱Whatsapp/Wechat: (852) 5596 61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唐伯虎點秋香》看按息是高是低

 2024年樓市成交價雖然仍有調整,但成交量回升,背後因素之一是全年按息下調0.625厘。有指今年按息的下調幅度有限,按息利好樓市的因素消減。但此觀點忽視了其他座標因素的影響。 早前網上有一個熱門討論:某位女歌手是否靚女。本來靚女與否,純屬各花入各眼,就算再花時間討論,也不會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