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削減建屋目標或再埋深層次炸彈

「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是一套動畫人物的一句名言,不幸地此句台詞近年在香港被引用的頻率卻愈來愈高。近日港府下調10年建屋目標數字,可能是又一次犯上重複的錯誤。

《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提及,未來10年總房屋單位供應目標調低至43萬個,比去年再減2萬個。而目標下調後,供求缺口差距仍有2.9萬伙。


話說親建制的分析一向認為,近年社會抗爭激烈,背景的深層次矛盾之一是居住問題。大致的說法是大量市民居住環境欠佳、申請公屋的輪候時間愈來愈長、私樓價格又高至中等收入家庭也難以負擔──在改善居住環境無望的情況下,便積壓更多的不滿,當社會稍有異動時,便會大爆發。

如果官方真的相信以上一套說法,合理的拆彈手法便是持續增加建屋量,務求解決一個深層次矛盾。在社會普遍同意本地居住環境欠佳、樓價偏高的情況下,政府甚至有一定理由提供輕微超出需求的住屋供應,以協助遏抑樓價、改善市民居住環境。

奈何現時港府卻以需求因素而向下修訂建屋目標,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未來的住屋需求增長真的放緩,減少了建屋,也沒有刺激樓價上升,但整體上港人住屋環境沒有改善。在較不理想的情況下,減少建屋量,但住屋需求持續上升,結果樓價又再拾級而上──再一次埋下深層次炸彈。

同樣的錯誤已發生過,「八萬五不存在」之後大幅削減住屋供應,而且同時放慢發展土地,結果近幾年要增加住屋供應時,政府卻發現手上沒有多少已平整可出售的地皮。
當然,如果政府在削減住屋供應目標的同時,仍然落力增加土地供應,那在發現估計不似預期時,仍可及時推出土地。問題只是,現時的政府又有沒有所需的政治能量,堅持開發土地?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9年12月24日


------------------------------------------------------------
按計劃以「專業服務、知識為本」的宗旨,為客戶提供有內容、有質素的服務。
重溫600多篇【按計劃觀點】:http://bit.ly/2MDyTvO
💻按計劃網站:www.panasian.com.hk
👍讚好Facebook專頁: fb.com/pamortgage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bit.ly/2R3T9ZX
按揭熱線: (852) 2167 1369
📱Whatsapp: (852) 5596 618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