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惠利率回升,暫時看來對樓市的影響未算太大。反而貿易戰持續,環球債市均見拋售,是否預告新一輪滯脹來臨,中長線更值得置業人士留意。
不少分析均已指出,單是加息,不見得會令樓價下跌。遠的不說,2003年前後,香港樓價觸底回升,當時正好處於加息周期,最優惠利率反覆上升至2006年,累積升幅3厘,期間樓價一直回升。究其原因,在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下,輕微加息的負面作用相當有限;相反而言,如果經濟欠增長,那麼即使減息,資產價格也會受壓;如果在經濟欠增長之時,利率又告上升,壓力便更大。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各國增加貨幣供應,資產價格應勢上升,但通脹卻維持偏低水平。現象的解釋眾多,其中之一是中國的生產力強勁,價廉物美的出口,抵消了貨幣增加的影響。
通脹+低增長成新常態?
近兩年多國央行收水,理論上,貨幣供應增速放緩,通脹應該更易受控。但貿易戰白熱化,中美互相加徵關稅,卻可能刺激入口貨價上升。外加美國制裁伊朗,原油價格上升。通脹預期升溫,反映在債市,多國國債均見拋售潮,孳息上升。未來低增長環境下的通脹,或成新常態。
債券市場的訊號,預示未來通脹可能較過去10年為高。美國的增長是否可維持暫且不論,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增長似乎難免放緩,香港過去一段長時間的增長較中國低一截,再下調一下,經濟增長似有若無又碰上通脹,便成了典型的滯脹。在滯脹環境,經濟增長(及個人收入)升幅有限,但通脹、利率卻偏高,對小市民的財政會構成較大壓力。
當然,局勢發展充滿變數,向壞的方向想,可能會擔心中美進入新冷戰,就算不會擦槍走火,貿易量下跌之下,經濟增長也難以樂觀。但另一方面,中美的衝突雖然涉及意識形態,但程度又比不上上世紀八十年代列根總統視蘇聯為邪惡帝國般極端。如果傳統經濟學有關貿易的理論仍然正確,貿易戰會令中美各蒙其害,在美國中期選舉後,兩國未必不能找到下台階令戰火降溫。
大環境充滿變數,小業主可做的,仍是持盈保泰,避免作出高風險的借貸,為未來變化預留財政上的緩衝。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8年10月9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唐伯虎點秋香》看按息是高是低
2024年樓市成交價雖然仍有調整,但成交量回升,背後因素之一是全年按息下調0.625厘。有指今年按息的下調幅度有限,按息利好樓市的因素消減。但此觀點忽視了其他座標因素的影響。 早前網上有一個熱門討論:某位女歌手是否靚女。本來靚女與否,純屬各花入各眼,就算再花時間討論,也不會達...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