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08年香港跟隨美國減息起,多年以來,不少專家已作出警示,利率不可能長期偏低,連金管局亦推出壓力測試,部分原因亦是為未來息口回升早作緩衝。但說來說去,港息卻一直維持低企,仿如「狼來了」的故事一般,加息的警示愈來愈少人認真看待。不過,隨着特朗普當選,美債價格回落;「息狼」似乎已近在咫尺。
觀乎特朗普在競選時的發言,其實難以看清其對美息的立場,今年5月時他宣稱美國應維持低息,以免美元過強,影響出口,其後卻批評聯儲局維持低息,是為民主黨營造氣氛,利好希拉莉選情;整體而言,其利率立場並不清晰。
理論上來說,聯儲局獨立於美國政府,總統換人不應左右利率政策。但理論歸理論,單是聯儲局主席任期屆滿,要由總統提名新人,白宮對聯儲局政策已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不過,目前市場估計來年息口回升速度或加快,卻不是出於「白宮會向聯儲局施壓加息」的預期;相反,卻是估計特朗普會大興土木,以巨額投資基建,最終得以改善就業、推高通脹,聯儲局自然會上調利率──順利的話,特朗普甚至會成為中興美國的總統。
美國經濟是否可由財政政策刺激大幅改善是後話,但比起過去幾年,明年特朗普上任後,美國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的確增加了美息回升的條件。當然,持相反意見的大有人在,例如美元已經轉強,進一步加息將令美元強勢更甚,不利出口;大興土木之餘,特朗普又揚言減稅,支出增加而收入減少,基建便要舉債融資,息口在此情況下上升會令債務危機加深。不過,單以債券價格近日下跌的走勢看來,市場似乎已傾向預期來年利率將明顯回升。
今年聯儲局本來計劃加息1厘,卻因種種原因推遲;今年12月的議息會議,如無意外美息會上調0.25厘;來年如果首兩次議息都順利加息,便落實了利率正常化的趨勢。單以按揭供款計,25年還款期,每100萬元貸款,利率上升1厘,每月供款會增加500元左右。在早已引入壓力測試的當下,應該不會對供樓業主有太大的衝擊。
問題在於,2008年以來樓價輾轉上升,大背景之一是低息環境。一旦低息預期改變,流入固定資產的資金洪流亦可能轉向;樓價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未必有太大跌幅,但加息遇上加辣,波動卻是難免。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6年11月15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