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暫不談樓市,研究一下一個常聽到的樓市用語──小陽春。今年1月一手樓市表現理想,首3周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上升4倍。有謂「樓市小陽春提早來臨」。不經不覺之間,小陽春的意思日漸變得模糊。究竟什麼叫樓市小陽春?
所謂小陽春,源自農曆曆法,指冬季未到時,秋天乍寒還暖的天氣,感覺上有如春天來臨。但小陽春是一時的,踏入冬天,天氣還是會一天一天冷下去。應用在樓市,小陽春便指大跌市中,短暫的反彈市。當時有報紙以Indian
Summer翻譯小陽春,Indian Summer指冬天大雪前不常見的回暖天氣;可謂相當精準的翻譯。
於2003年之前,樓市小陽春在香港的用法,亦與傳統曆法的意思接近:指大跌市中局部的反彈。用法並不局限於年中某段日子,反正只要局部樓市表現向好,市場都會討論究竟是小陽春(反彈市)抑或真復甦。
有趣的是,樓價於2003年後回升,升得幾年,樓價反覆向上,成交量回升,照說已確定樓市升勢。此時市場卻仍然在用小陽春此詞組,但概念開始改變:有時單純指成交量上升的日子。又過幾年,可能小陽春帶一個春字,而農曆新年前成交量往往偏低,農曆年假後成交量常有回升,開始有人以小陽春指新春後成交回升的現象,甚至有報紙煞有介事,以新春後成交回升作為樓市小陽春的解釋。至此用語與原初意思已相差十萬八千里。
當然,字詞的語意會轉變,只要市場習慣,把小陽春的定義為新春後成交回升也無不可;問題在於,現時不同人(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時間)用上小陽春形容樓市時,似乎都有不同意思,閱讀有關資料時,便宜了解三字在有關文本中的意思,究竟是指:
一、樓價目前處於下跌周期,會愈跌愈多,樓市成交回升,只是一時的或局部的反彈,之後樓價仍然會下跌;二、樓價短時間/局部的成交/價格上升,但未有判斷現時樓價大趨勢是升是跌;三、樓價在農曆新年後成交量回升的現象。
例如分析員A說:「樓市小陽春提早了出現,後市購買力恐不繼」。他對後市的預測便可以演繹為:一、今次成交一度回升,之後樓價會再進入下跌軌;二、今次成交回升,之後成交量會回落(而樓價走向未有明言);三、今年新春前成交量也很多,新春之後成交量上升的現象可能不會出現。
當然,另一個可能性是,評論家刻意用上語意不明,定義可變的字眼,預言成真的可能性便大為提高。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2017年1月31日
更多按揭資訊,請瀏覽按計劃網站
「宏觀論按」 為宏亞按揭集團旗下按計劃的網誌,集中發布按計劃於不同媒體撰寫,有關按揭、樓市評論的文章。 「按計劃有限公司」(按計劃)是宏亞按揭集團成員之一,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按揭顧問服務。兩大服務範疇包括:「按揭理財」及「按揭轉介」
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短炒獲利個案看樓市
自從政府在2024年撤銷各種樓市辣稅、今年又下調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後,各區「短炒獲利」的報道急增。不過,短炒獲利個案出現,卻未必表示樓市已重回升軌。 物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熵(Entropy)」,用以計量一個系統中失序的狀態。一個封閉系統,在大趨勢上,其熵...

-
有機構發表報告指香港房地產風險偏高,理由之一是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要儲蓄逾20年,才可應付一般單位的樓價,數據較其他大城市更為嚴重。但正如我們過去多次提出,香港中等收入家庭負擔不了一般單位樓價,可能是民怨高的原因之一,卻未必反映樓市風險過高。 說中等收入家庭(定義是政府統計中,收...
-
社會愈來愈重視環保,發展商會標榜使用節能技術、低污染建材;銀行為鼓勵環保建築,也會為符合指定條件的「綠色建築」物業提供較多的按揭優惠。但要留意,此類額外優惠,也會受監管機構的指引限制,例如說額外的現金回贈便可能影響按揭成數。 回贈限制不可超額 按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習慣,...
-
轉按市場活躍,即使近日銀行上調新做按揭利率,一般估計也不會削弱業主的轉按意欲。不過,市場上卻總有業主因種種原因而未能轉按。而較常見的,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估值不足 近十年樓價輾轉上升,一般情況下,轉按不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但凡事有例外,最常見的是以發展商高成數按揭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